简介:
江西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简称“瑶湖众创”,主园区位于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音乐艺术广场,环境优美,交通便利,生活、文化、通讯设施齐全。
主园区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,是集导师、培训、路演、大赛、沙龙、资源对接为一体的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,打造了一个众创咖啡屋,搭建了众创创业、众创创业、众创孵化、众创众筹、众创基金等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,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,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。
瑶湖众创从功能上划分为创意交流区、项目培育区、初创孵化区、辅导培训区、公共服务区,是学校创新创业优秀成果的展示平台,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,师生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。
主要服务内容包括:
(1)基础服务:协助入园企业办理工商注册、企业年检等各种证照,提供物业服务、确保入园机构的财产安全与环境清洁,保证园区水、电、消防和各种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;
(2)增值服务:通过园区自建机构或引进相关服务机构等多种方式,为入住企业提供各种中介服务,为园区孵化企业和项目孵化提供财务服务等必要的技术支持。
(3)科技服务:开展科技“四技”服务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申报项目、专利申请、成果转化、项目推广等,为学校教师以及入园企业提供产学研科技合作的需求和机会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
(4)培训服务:为入园企业、社会各界和大学生提供各类培训,包括管理培训、技术培训、科技政策培训、创业培训与辅导等,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践。
(5)信息服务:手机信息资源,建立相关信息库,关注资源配置信息,加强与江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、兄弟院校、科研单位和大学科技园的联系与合作,提供互联互助、资源共享的信息渠道。
(6)投融资服务: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,帮企业多渠道融资,加强和政府的沟通协作,适时建立和引入种子基金、创业基金、风险基金等;组织专家评估高校师生的科研成果,引进多方面投资;通过协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得到资金支持,帮助企业快速成长。
(7)商务服务:为入园企业提供各种场地,向入园企业开放公共设施,以降低其创业风险,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速度。
(8)政策咨询服务:专门建立了公务服务平台,专门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查询咨询服务。
特色:
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在管理体制、运营机制、抚育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特色鲜明,其中:
(1)管理体制完善,层次分明:本众创空间管理体制分为三个层次:众创空间规划层(政府引导层、学校决策层)、众创空间运作层、众创空间企业层;
(2)运营机制市场化,产权明晰,形成了“政府引导,市场主导,自助发展”的运营体系,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的自主创业精神,最大限度地综合技术与市场的优势,避免不合理的行政干预,实现大学与众创空间的良性合作;
(3)抚育机制特色鲜明,本众创空间为创业团队建立了多方位、全过程的抚育机制,从企业初始开始,协调人才、技术、资金等各种资源,帮助创业团队、企业健康快速成长;
(4)公共服务体系完善,分别通过“众创咖啡屋、技术平台、服务体系”等方式搭建企业与大学、科研院所、金融、政府的桥梁,为知识产权、技术、资金等提供服务,实现技术与资本的对接,为创业团队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。
亮点:
众创空间在搭建过程中,在结合传统的产学研孵化模式下,师大众创空间在以下几点进行了创新突破:(一)提供独立众创空间,汇聚精英创业;(二)开放式众创空间,实现快乐创业;(三)职能部门齐抓共管,全力支持创业;(四)教师、青年党员、研究生、大学生携手共同创业;(五)建立创客联盟,中小企业协会小微企业委员会,实现抱团创业;(六)充分发挥了高校优势,实现有效创业。
成绩:
“瑶湖众创”自成立以来,学校党政高度重视,平稳运行,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。先后江西省科技厅颁发的“江西众创” 和南昌市科技局颁发的“洪城众创”,2016年获批教育部“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”称号,是江西省唯一获此荣誉的高校,2017年荣获“国家级众创空间”称号。“瑶湖众创”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多项荣誉,先后荣获 “创青春”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多项,全国互联网+大赛奖项多个。近三年接待兄弟院校100余批次前来调研学习,江西日报、江西卫视等媒体先后对基地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予以报道。
平台以科技创新、文化服务为发展路线,紧紧围绕为青创者服务的理念,吸引各类服务机构入驻,并通过“互联网+”的模式理念,为大学生和创业者提供法律、金融、创业场所、人力资源、知识产权保护、信息技术等多项服务,2017年10月至今入驻团队及公司60余家,成功孵化团队及项目10余项。平台目前拥有专职运营人员13人,专职导师60人,兼职导师41人,高校、企业合作单位及机构11家。
为响应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》,我们必将继续努力,再接再励,确保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

